【人物專訪】從旅館到電信的漂泊-資有餘

【簡介】資有餘。
    台大地理系畢業、就學期間修習許多管理學院課程,
    並在系學會擔任總務,財務管理和討債能力佳;目前任職於中華電信。


台大地理系畢業後的工作經驗

         當時台大地理系畢業的時候在求職網丟了近千封履歷,最後有面試的工作機會只有二十幾家,最後進入的公司是一間旅館。

         這份工作沒什麼成就感,裡面大多數不同系所的畢業生,對公司而言自己可有可無。比較震撼的是自己在一個月後就被公司開除,對自己的自信心打擊滿大的,可能是跟同事比較少互動、也不擅長用公司的老舊電腦系統。

         被開除後,先到一間「境外公司的代辦公司」。這份工作應該是人生迄今最輕鬆的工作,裡面員工一百多人,協助將客戶的公司登記在特定的國家或行政區。

         第三份工作來到了待最久的公司,外貿協會(簡稱:貿協)。貿協規模九百多人,主要負責台灣產業的海外行銷與形象規劃,例如:召集台灣的業者和產品,到海外展覽,招募當地業者代理或進口等。這份工作待了非常久,後來因為種種考量而離職,目前則在中華電信工作。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境外公司是什麼?

         為了減少公司的賦稅,某些公司會將公司登記在一些稅收低廉的國家或行政區,像可口可樂的英屬維京群島。當時印象中有辦理的國家或行政區有:薩摩亞、英屬維京群島、貝里斯、馬來西亞納閩島等。

         而這些地方稅收低廉的原因很多,可能是促進當地經濟、也可能是吸引海外投資。不過也有可能因此被國際制裁,例如:現在薩摩亞好像就不太能登記了。

(圖片來源:匯佳國際)*非受訪者時任公司


外貿協會的工作經驗

        外貿協會期間都在同個單位,公司大致上就是接政府委託的計畫,算是有官方持股的公司,負責台灣對海外的形象規劃,每年預算大約七八億。公司業務很多元,包含:研討會、海外參展推廣台灣、社群媒體經營等。

        在就職期間的工作如:2017年的「馬來西亞國際綠色科技和生態產品展覽會(IGEM)」,該展覽會期間被主管指派負責整個台灣攤位的活動計畫與執行;在過程中,透過和同事詢問來得到活動籌辦的細節,並適時加入個人的創意與巧思,讓該活動圓滿結束、也奠定自己的信心。

  另外也有2019年的馬來西亞羽球營,該活動在馬來西亞的購物中心租下場地,並邀請馬國國手、偏鄉羽球教學團隊,進行一系列羽球活動;同時,也在周邊擺設台灣精品,達到台灣產品的行銷宣傳。

        這些工作都需要跨國互動、計畫發想、活動規劃、場地租借、海運物流、契約簽署等技能,雖然當時工作內容繁重,但也奠定個人現在工作能力與表現的實力。   

(圖片來源: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介紹一下中華電信的招募與福利

中華電信的徵才分成「大批招考」和「精英徵才」,大批招考類似國家考試,精英徵才則是因為公司有特殊工作需求,特別在公司官網刊登並招募。原則上兩種招募的福利是一樣的,不過後者談判空間較大。

雖然是菁英招募,不過一樣是先筆試、再面試;筆試考的項目如:行銷學等,第二關的面試則是針對主題進行專案報告,接著還會有主管級的人物來進行面試。

公司的福利不錯,通常都有有18-20個月的月薪。此外,員工可以用較低的價錢買入公司股票,不過要等到退休前後才能領出。

(圖片來源:財訊)



目前在中華電信的業務

         公司有很多部門、也有分公司,例如:網路分公司、資訊技術分公司等,目前是在企業客戶分公司,主要業務是扮演業務和技術間的溝通橋樑,針對特定技術產品進行行銷、策略、規劃,也會需要應對到海外的客戶。

         中華電信不是只有在台灣,其實在海外也有很多業務,例如:香港、新加坡、泰國、美國、日本、德國。有的是跟當地公司合作、協助當地台商布建網路、或是跟當地的電信商合作等。

(圖片來源:中華電信)


工作累積的經驗

         第一份在旅館的工作,習慣接打電話的互動方式;第二份工作則是學會閱讀法律文件、翻譯海外書信、草擬合約等。在貿協則是學會企劃執行等各種能力,當時算是人生的高峰期,因為自己才二十幾歲、同事都三四十歲,自己竟然能跟他們從事一樣的業務,很有成就感;此外,在工作期間也因為和主管的應對進退意識到「向上管理」的重要性。
(向上管理:把主管當客戶,維持良好的夥伴關係)

(圖片來源:AA生存實驗室)


職場經驗談

  1. 主管的第一印象很重要:主管的第一印象可至一年,通常透過簡報及專案所建立。傳單的商務報告格式和避免錯字非常重要。
  2. 自我定位:明確知道自己的工作範圍、避免做過多分外事務導致蠟燭兩頭燒;同時要明確知道公司的核心負責人,掌握該負責人所要的執行策略。
  3. 不要害怕表現:受到傳統思維影響,很多人都覺得默默努力總有一天會被看見,但是實務上是:主管沒時間默默觀察每個員工,只能憑它所見來評價員工。
  4. 彼得原理與個人見解:
    根據彼得原理,每個人都將升遷到他能力無法勝任的職位。職場上大概有四個階段:
          菜鳥期:錯誤中成長、做好份內事務努力達到肯定。
          工作期:積極努力是基本,需要比創新、細緻度與智慧。
          主管期:向上向下管理兼施;向下屬要帶心、向上則要有策略思維以提高業績。
           升遷關鍵在於待在對的部門。
          老闆期:頭腦要清楚、要能快速掌握關鍵、當然命長更重要、健康要顧。

台大地理系的幫助

台大地理系在理學院對進入貿協有很大幫助:進入貿協可以分文組和理組的考試方式,通常理組錄取率較高,剛好台大地理系是理學院,才有錄取的機會。

工作能力的部分,則是大學期間無數報告及課程訪談所累積的組織規劃,合作協調,制定專案規劃及時程掌握等能力。

工作期間的地理觀察

在貿協的時候發現,跟自己的同齡馬來西亞人都很厲害,能夠妥善的指派工作、聯繫客戶,不過這可能是自己的個人觀察。

         文化的部分,則是觀察到馬來西亞的華人跟台灣相比相對樂天、單純,感覺生活壓力比較小,競爭氛圍沒有台灣強烈。

生活層面,則發現雖然馬來西亞的華人只占五分之一,但是當地的華人月還能維持自己的生活方式,而且不會變成次文化的存在(如:唐人街),非常厲害。

 (圖片來源:Klook)



 


Geoghuman地裏人

透過寫作整理思緒, 更讓讀者認識世界。 也歡迎追蹤個人IG: https://www.instagram.com/grantung/

張貼留言

較新的 較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