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課分享】集水區地形學

 

(作者:台大地理所碩二 董冠麟)





前言

  集水區地形學是台大地理系楊啟見教授開設的一門課程,主要在介紹河川地形的演育以及分析模擬。

  國中時學過河川上某點蒐集到水源的範圍稱為集水區、高中在河川地形時學過很多河川的作用以及對地貌的影響。這門集水區地形學,算是一門將現代科學用來解釋河川特徵的課程。


(圖片來源:翰林出版社)

理論

  由於台灣位在板塊交界帶、又有豐富的降雨量,河流的特徵如:寬度、流速、泥沙量、集水面積等隨時都在變化;對於地形或水文學家要如何解釋台灣的河川也變得更加困難。

        這門課除了介紹最基本的河川侵蝕因素,另筆者印象最深刻的,應該就是解釋河川彎曲度跟崎嶇程度的河川水力下切模型(Stream Power Incision Model)

  河川水力下切模型(Howard等,1983)是假設在地形侵蝕跟抬升速率相同情況下,可以將侵蝕量河川的侵蝕量(E)轉換為受降雨、岩石強硬程度影響的抗侵蝕力(K),及集水面積(A)、坡度(S)的函式,如式(1)。其中,kmn為常數;若抬升與侵蝕力相同,則可將式(1)轉為式(2),其中U為河川的抬升量。

  經過移項和化簡,可將公式轉為式(3),為了將式(3)的公式方便計算,可以將轉為,並將其視為包含河川抬升量(U)、抗侵蝕力(K)的因子;而由於皆為常數因此可以轉換成單獨的常數變數θ

此時可視為河川陡峭指標(steepness index),數值越大代表河川抬升量大,即集水區最高點與最低點的高差較大;而θ則稱作河川彎曲度指標(concavity index),當數值為0,代表集水區源頭至最低點的縱剖面呈現線型,大於0則為下凹、小於0則為上凸。




(圖片來源:台灣大學官網

分析

  由於現在地理資訊系統發展得相當完備,因此我們可以利用內政部提供的40公尺解析度數值地形模型(DEM,Digital Elevation Model)及農委會提供的全台灣集水區資料,結合GIS軟體ArcGIS中的套件,進一步算出每個網格的坡度與集水區面積。此時有了每個網格的坡度與集水面積後,再透過excel、或利用程式語言輔助,進行回歸分析,算出每個網格的θ值。


 


臺灣839集水區河川陡峭度(圖片來源:作者)


臺灣839集水區河川陡峭度與斷層及水壩位置疊圖(圖片來源:作者)



 

 臺灣839集水區彎曲度(圖片來源:作者)


臺灣839集水區彎曲度與斷層及水壩位置疊圖(圖片來源:作者)

結論

  根據兩張圖可以看到台灣山脈附近的陡峭度與彎曲度相對都較高,代表山區附近的集水區高差變化較大、河川的彎曲度也較下凹。

        不過,為了進一步解釋每個河川的抬升因素,可將每個集水區網格中的ks與θ兩變數,僅保留其一。因此,我們可以將所有河川的彎曲度θ假定為台灣的平均值0.45;此時每個網格僅受到坡度S與集水面積A兩變數影響,並由ks值反映該網格的陡峭度,分析結果如下圖。
(相同
θ值下的Ks值稱為ksn)

        ksn值反映的是相同彎曲度θ下,各網格的陡峭度;ksn值越高代表該處相對抬升的趨勢較明顯、若仔細觀之可發現台灣五大山脈附近,ksn值都有較高的趨勢,即山脈附近有較高的抬升或陡峭趨勢。這些數值則可以再進一步做水文、地形、地質或崩塌地等相關研究。

相同彎曲度(0.45)下的Ksn值(圖片來源:作者)


    如果你有興趣,歡迎來台大地理系旁聽楊啟見教授的課;也可以閱讀他的神作

 

參考文獻

Dadson, S.J., N. Hovius, H. Chen, W.B. Dade, M.L. Hsieh, S.D. Willett, J.C. Hu, M.J. Horng, M.C. Chen, C.P. Stark, D.L. and J.C. Lin, Links between erosion, runoff variability and seismicity in the Taiwan orogen, Nature, 426, 648-651, 2003.

Howard, A. D., and G. Kerby (1983), Channel changes in badlands,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Bulletin, 94, 739-752.

Teng, L. S., & Lee, C. T. (1996). Geomechanical appraisal of seismogenic faults in northeast Taiwan. Journal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 of China39(2), 125-142.

Yu, S.-B., H.-Y. Chen, and L.-C. Kuo (1997), Velocity field of GPS stations in the Taiwan area, Tectonophysics, 274, 41-59.

王柏鈞(2023)。透過持久散射體合成孔徑雷達干涉分析新竹苗栗地區之地殼變形(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2304092

李準勝(2009)。中台灣造山運動帶河流縱剖面構造地形指標之量化分析。博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https://hdl.handle.net/11296/btcb4r

李準勝、蔡龍珆(2009)。集水區流水下切動力模型的量化分析。中華水土保持學報,40(3)1-18https://doi.org/10.29417/JCSWC.200909_40(3).0001

洪怡貞(2017)。利用2002-2015年大地測量資料探討台灣西南部現今構造之運動特性。(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https://hdl.handle.net/11296/ma6kzn

范凱婷(2012)。台北盆地及周圍山區之現今地表變形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https://hdl.handle.net/11296/zbf84m

陳奕維(2014)。由河川陡峭度指標探討台灣中央山脈東翼之構造活動特性。(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https://hdl.handle.net/11296/nws43r

鄧屬予(2007)。台灣第四紀大地構造,台灣第四紀研究-回顧與前瞻。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特刊,(18)1-24

 

 

Geoghuman地裏人

透過寫作整理思緒, 更讓讀者認識世界。 也歡迎追蹤個人IG: https://www.instagram.com/grantung/

張貼留言

較新的 較舊